你的位置:金沙乐娱场好玩吗多少钱 > 新闻动态 > >阿里云要做AI界的安卓?这场巨头暗战比想象中更刺激!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阿里云要做AI界的安卓?这场巨头暗战比想象中更刺激!

发布日期:2025-10-12 17:09    点击次数:79

手机操作系统大战的剧情,正在AI时代重新上演!这一次,阿里云高调宣布要做"AI界的安卓",而它的对手们正在默默布局...

就在上周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他们要成为AI+云领域的"安卓"!这个消息一出,整个科技圈都炸锅了。你说这阿里云是不是太狂了?毕竟安卓在手机界的地位那可是杠杠的,现在说要复制这个成功,尊嘟假嘟?

但仔细一想,这背后其实藏着阿里的大棋局。吴泳铭给阿里贴上"安卓平台"的标签,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其实是一次相当理性的自我定位,因为"安卓"和"苹果"本身就没有褒贬之分,它们代表的只是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商业策略。

展开剩余89%阿里云的"安卓化"野望

说实话,阿里云敢这么喊口号,确实是有底气的。从2025年初A股的"deepseek时刻"开启牛市号角,到年中各种科技股股价飙升,AI+云已经成为资本最看好的赛道。

但你知道吗?大模型其实并不是资本长期青睐的焦点,因为头部科技公司的大模型排名经常变动。真正有想象空间的,是整个AI+云产业链!这个领域不仅推动了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的进步,还给全产业链带来了机遇。

阿里想要成为AI行业的"安卓",就必须扩大联盟范围,在产业链中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这就好比打群架,你朋友多,说话自然就硬气。

他们具体怎么做呢?主要有两大重点:

一是"开源"。这是找朋友的最好方法,也是"安卓"平台的显著特征。阿里坚定的开源路线对获客效果显著,云的市场优势加上开源、快速迭代且能力突出的千问大模型群,让企业不得不选择阿里。

二是底层服务。谷歌和安卓能有今天的地位,不仅因为平台开源,还因为谷歌的基础互联网服务好用。从底层算力、云的布局、大模型家族这三个方面看,全球能同时布局这三层的公司只有阿里和Google。

不过阿里云也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芯片问题。这就像想做一桌满汉全席,却发现主食材还得进口,你说尴尬不尴尬?

谁配当AI界的"苹果"?

既然阿里云自比安卓,那谁有资格当AI界的苹果呢?最近在机场,我经常看到阿里云和火山引擎的广告并排出现,双方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公有云上大模型调用量达536.7万亿Tokens,其中火山引擎以49.2%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一,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分别占比27%、17%,位列第二、第三位。

火山引擎的策略很有意思,它很有"苹果"的特质。它放弃了底层开源路线,但在应用层开源,采用"低代码"特色,降低AI使用门槛,吸引小型创业团队进行低成本试错。这就好比苹果的软硬一体,通过易用性征服用户。

不过火山引擎采取低价走量卖token的方式,这和苹果的高价策略又不太一样。但这种差异化竞争,确实让市场更加精彩了。

暗流涌动:人才争夺战打响!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平台战略的时候,一场顶级人才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据多方媒体爆料,全球顶尖AI科学家许主洪(Steven Hoi)已加盟阿里通义,全力投入通义大模型的相关研发工作。

这位大牛可不得了——新加坡管理大学终身教授,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副教授,在AI领域发表3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被引用超5万次,还被斯坦福大学评为全球顶尖1%的AI科学家。

许主洪原本的任务是整合内部资源,推动多模态交互产品迭代与商业化。但加入阿里7个多月后,他突然转向通义实验室团队,这意味着他的工作方向可能从商业化研发转向更基础前沿的大模型研发。

这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阿里正在加码多模态大模型研发!要知道,多模态被普遍认为是通往AGI的关键路径,谁能在这个领域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的AI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价格战已经打响,开发者成最大赢家

就在巨头们明争暗斗的时候,我们开发者却悄悄成为了最大赢家。9月29日,DeepSeek-V3.2-Exp模型正式发布并开源,而且API价格大幅下调,开发者调用DeepSeek API的成本降低50%以上!

这个DeepSeek-V3.2-Exp模型可不简单,它在V3.1-Terminus基础上引入了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稀疏注意力机制,对长文本训练和推理效率进行了探索性优化。简单来说,就是既好用又便宜,这谁顶得住啊?

更让人惊喜的是,昇腾快速基于vLLM/SGLang等推理框架完成适配部署,实现了DeepSeek-V3.2-Exp 0day支持,并面向开发者开源所有推理代码和算子实现。这种开放的态度,简直就是在给开发者发福利!

AI硬件的"实用"临界点到了吗?

说到AI生态,硬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2025年,AI硬件成为厂商与资本竞相角逐的核心领域,目前"主力选手"集中在学习机、智能手机、AI眼镜这三个细分领域。

AI教育硬件需求稳健,持续发力。AI眼镜作为"新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一场"百镜大战"已然打响。智能手机在系统级通用模型能力的加持下,正经历从功能叠加到体验重构的深层AI化变革。

在2025云栖大会主论坛上,吴泳铭指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这个观点很有意思,说明软件和硬件的边界正在模糊,二者正在深度融合。

智能硬件创新分化出三条路径:一是拓展硬件性能与操作系统,使其成为"入口级场景";二是实现多个设备协同整合;三是创造全新AI硬件品类。雷鸟创新、Halliday等品牌在AI眼镜赛道竞争,阿里云推出的通义多模态交互开发套件则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加速AI应用落地。

未来的格局会怎样?

现在就要判定阿里和火山引擎是AI+云的"安卓"与"苹果"还为时尚早。华为、百度以及一众国外厂商都在虎视眈眈,而且AI在普通大众中的应用需求还未充分释放。

但有一个趋势是明确的:AI+云的战争是巨头的竞技场,也是未来占据行业前沿的利器。在巨头们看来,AI+云市场或许最多是两极化,甚至可能以某一突出点为核心的单极化。

英伟达目前是行业的王者,但未来也不一定能保持领先。因为AI时代的技术迭代速度太快了,今天的新星可能明天就陨落,今天的追随者可能明天就逆袭。

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面对巨头的博弈,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其实机会还是很多的!

首先,AI开发门槛正在大幅降低。DeepSeek API降价50%以上,这意味着个人开发者和小团队也能用得起顶级AI能力。以前需要大公司才能玩转的AI应用,现在个人开发者也有机会尝试。

其次,多模态AI带来了新的创业机会。随着许主洪这样的顶级专家加入战局,多模态AI很可能迎来爆发式发展。在这个领域创业,可能比在成熟的红海市场中挣扎更有机会。

第三,AI硬件生态还在早期阶段。无论是AI学习机、AI眼镜还是其他智能硬件,都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阿里云等平台提供的开发套件,让硬件创新变得更加容易。

最后说几句真心话

发布于:浙江省

上一篇:多地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工业互联ETF(159778)多股飘红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